关注我们
学 校 工 作 报 告
——在市职教中心三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学校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校园基础建设、教育教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被授予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荣获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新余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这一年,副省长李利,市领导董晓健、郭力根、李新华、赖国根、陈文华等先后视察学校,对学校良好发展态势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希望。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㈠全速抓建设,学校发展根基更加牢固
1、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在抓好新教学楼、学生宿舍综合楼、校园道路改造等工程扫尾工作,开工新建食堂兼学术报告厅的同时,抓好了校园绿化、地下实训场除噪、教学楼大厅改造、宣传栏、阶梯教室、模拟法庭、心理咨询室、禁毒教育基地等配套项目实施,课桌椅、学生床、一体机、数字阅读机等配套设备采购,推行了物业社会化管理,优化了学校办学和管理环境。为解决校建资金问题,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全年争取项目资金1098万元。
2、充实教学实训条件。新建了会计手工做帐、会计模拟沙盘、雕刻工艺、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中式铺床、加工中心(FANUC系统)、数控车工(FANUC系统)、工具钳工、汽车发动机、数控仿真机房、技能竞赛机房等11个实训室(区)。并对各专业实训基地进行整合,组建了更符合学校专业群建设要求的9个校内实训基地。
3、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投入30万元升级了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并启用手机移动端,优化了办公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益。自主开发了校本数字资源10套,丰富了信息化教学资源。投入36万余元完善校园监控系统,监控点位达到188个,覆盖了全校80%的公共区域。2017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中期验收,被中央电教馆授牌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信息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㈡全力抓教学,学校中心工作增质提效
1、狠抓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年,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在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信息化说课大赛中,教师冯春辉喜获一等奖,杜林花等6位教师获得三等奖。指导学生在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2个。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省技能大赛、省文明风采等比赛中共获得省级一等奖9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22个。考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64人,其中本科51人。首次组织学生参加省内高职单招考试,录取86人。
2、创新教学常规管理。学校积极组织教研活动,累计举办校级公开课70节,参与听课教师1755人次。各教研室组织开展校内竞赛10余项,参赛学生1300余名。推行学生网上评教,对任课教师进行分项量化打分,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举办了第三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首次在抱石公园进行公开展演,全方位展示了学校办学成果和师生风采。举办了“振兴杯”省级三类职业技能竞赛暨“我能出彩”学校第三届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共设有10个赛项16个比赛项目,200余名学生竞相报名参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㈢全程抓德育,学校育人工作有声有色
1、强化德育阵地建设。与团市委共建“向阳花”禁毒教育基地,选用学生作基地讲解员,分步骤组织各班级参观,通过观看图片资料、展示仿真毒品等提高青少年防毒拒毒能力。新建模拟法庭,先后安排20个班级进行案件模拟审理,将法律知识的被动宣讲模式转换为互动体验的实践学习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法律意识。这两项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肯定,团省委带队来校进行了观摩。完善了学校宣传栏和橱窗建设,用以展示学生技能作品,宣传防溺水、防治肺结核以及消防等安全知识,充分发挥校园宣传栏的教育阵地作用。
2、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充分利用我国传统佳节和各种纪念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革命英烈和时代楷模教育等活动,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年组织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20余次,总服务时长达1283小时,增强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文明和谐校园建设。举办了校园才艺大赛、红五月合唱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大型活动,组建了合唱团、篮球社、街舞社及小品社等6个社团,发挥了活动育人作用,提高了学生操行素养。
㈣全心抓队伍,学校内部管理日趋规范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队伍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制定《关于开展“党员在岗位奉献、党徽在校园闪光”活动实施方案》,全面争创共产党员示范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落实党建工作责任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学校基建和经费使用的管理,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2、优化教师队伍管理。出台了《外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外聘教师队伍管理,改善外聘教师薪资待遇,提高外聘教师教学热情。采用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办法,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帮助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以实训室建设为契机,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对数控车、数控铣、会计电算化、工艺美术等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了教师专业操作能力。开展了德育研讨会、班主任例会20余次,改进班主任管理考核办法,加大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发挥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㈤全面抓发展,学校招生就业形势两旺
1、稳步扩大招生规模。随着办学质量的提高、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学校招生连连攀升,今年学生报名盛况空前,汽车维修、学前教育、数控技术、航空服务与高铁乘务、工艺美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全部满额收官,在严格限制进生的情况下,全年招生人数突破历史记录达1829人,其中春季分流790人,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办学规模明显扩大。此外,学校还招收退役士兵培训131人,西南网大等63人。
2、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与江西汉腾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续签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合作协议,实现了订单式培养、零距离就业。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与江西盛泰光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暑期勤工俭学活动,深化校企合作、缓解用工压力的同时助力改善部分贫困学生生活,得到用人企业高度评价。与新余精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设立“精诚精密奖学金”,鼓励相关专业学生努力学习,成效明显。邀请合作企业举办多场校园招聘会,优先推荐学生本地就业,2017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48%,本地就业率稳定在40%以上。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教育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一年的成绩,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个日臻完善的办学条件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是事业发展的保证。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当前学校正处在深化改革发展的攻坚期,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短板急待改进,主要表现在:教学改革亟需深化,学风问题较为严峻,师资问题极为短缺,办学规模受到限制。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唯有迎难而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学校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职业教育发展新变化,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科学谋划,精准发力,真抓实干,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切实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㈠加快基础建设步伐。学校将继续抓好食堂兼学术报告厅等校建工程,进一步争取上级资金,推动学校硬件设施的提升。加大投入,添置实训设备,提高教学实训水平。完善校园一卡通建设,进一步推进校园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完善网上自助缴费平台,方便学生开学缴费和学校管理。更新学校办公电脑、完善教学场所无线网络,加大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使用,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校园环境整体布局,添置户外健身活动器材,突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建设美丽和谐校园。
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数控、幼教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不懈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统一印制作业本等,严格规范课堂及实训教学行为。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育成效。树立两大活动品牌,以“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契机,举办大型系列活动,大力宣传办学成果,树立学校良好形象;以“我能出彩”校内技能竞赛为抓手,促学风正校风,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㈢强化学校德育水平。进一步推进中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良好情操。加强校纪校规教育学习,明确奖惩措施,将学生操行评定与就业推荐直接挂钩,促进学生品行规范。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文明礼仪,树立校园文明之风。运用好“一庭一室”,加大模拟法庭实践课的参与力度,扩大禁毒教育基地、心理咨询室的辐射教育作用,着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㈣抓好招生就业工作。继续总结招生工作经验,不断完善招生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协调联动、通力合作的招生工作机制。根据人才需求和办学实际,科学设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专业和专业规模,2018年招生计划确定为1400人,尽可能控制在1600人以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新路径,主动服务企业发展需求,寻求企业实训支持,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广泛联系走访本地本省企业,加强服务区域经济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㈤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科学制订各类教师培养方案,采取在岗学习与脱产进修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树立优秀教师典范,激励全体教师争做新时期四有好教师。抓好关键教师群体建设,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专业学科发展的作用。丰富教职工文体活动,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㈥推进学校党建工作。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夯实学校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完善党支部建设,健全党支部年度述职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加大对工程招投标和实训设备等大宗物资采购的监督,扎紧廉政建设制度笼子。
各位代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学校第四次创业宏伟蓝图的关键之年。让我们不忘初心,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奋发有为的姿态,奋力谱写学校跨越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