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教代会工作报告
——在市职教中心三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
刘焦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学校工作,请予以审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学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党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新途径,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推动了学校平稳、持续、健康发展,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质量求生存、管理树形象、特色谋发展,紧紧围绕夯基础、促提高,扎实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成果喜获丰收。一是招生工作再创新高。全年招收全日制新生1726人,比上年增加448人,特别是春季分流突破900人,创历史新高。此外,还招收退役士兵培训176人,西南网大、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312人。二是各类竞赛硕果累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考试顺利完成,79名学生参加单招考试,录取本科44人、专科12人,录取率高达70.9%。在全省第十一届学生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7个。在全省第六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4个。教师参加各类竞赛荣获国家级三等奖4个,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三是队伍建设成绩突出。实施了中层副职竞聘上岗,5位同志走上了副职岗位,优化了管理队伍结构。先后外派22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培训,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曹尚清、钟雪根两位老师分获“新余市十大名师”“新余市十大金牌技师”称号。新增“双师型”教师8人,新招聘、调入教师5人。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㈡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一是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启动了现校区改造计划,完成了校园总规调整和运动场改造前期工作,新建教学楼报建工作稳步推进。改造了教学楼和2#学生公寓卫生间,新建学生公寓热水供应系统和直饮水系统,全年完成新建、改造项目21个,除3个引进项目外,学校共投入资金225万元,学校面貌大为改观。二是加大实训设备投入。投入项目资金850万元,添置数控、汽修、电气等专业实训设备,改善了学校实训条件。争取中职达标校、“以奖代补”、质量提升计划等项目建设资金826万元,极大缓解了学校投入压力。三是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扩建学校中心机房,添置了4台服务器、1台存储服务器和1台备份服务器;更新了2个机房138台电脑;完成了校园有线和无线网络改造;发放笔记本74台;包含14个子系统的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㈢扎实开展教育活动,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深厚。一是有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活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通过各种渠道征集意见建议62条,建立了整改台账,制定了整治方案,做到了“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让全校师生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二是大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多次邀请专家教授来校专题讲座,校党委组织开展六次中心组学习。开展了党员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党员联系寝室、党员教师访万家、党员志愿者到分宜县角元村走访帮扶困难群众等志愿活动。三是狠抓班子作风建设。加强班子能力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严格履行领导班子议事规定程序,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健全了群众监督机制,提高了班子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2015年工作任务
201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之路的关键之年。学校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办学理念,围绕学校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力推进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此,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㈠深化“三个改革”,加快现代化中职学校建设步伐。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把教育教研和信息化建设作为常规动作来抓,督促教师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定期开展信息化主题教研讨论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参加校外公开课听课活动,加强教师学习交流,各种培训,提高教学水平。二是以育人为核心,深化实践技能培养改革。继续推进机加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逐步规范电气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机加专业二年级学生校外实习教学方式。完善学生学业考核制度,科学设置学生平时成绩与期终考试成绩比例,试行补考制,实现以考促学。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三是以就业为目标,促进教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开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员工培训及学生创新创业,推动职业教育企业化、社会化、特色化发展。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新余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㈡规范“三个管理”,落实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办学理念。一是以严格学生管理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在源头上提高生源质量,从严控制社会生招生,妥善处理管理与招生的矛盾。加强入学教育,强化学生考核应用,严格学生管理措施,校风校纪整顿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校园文化进社区、学雷锋等活动,健全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文明养成。二是以规范教师管理为抓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国家中职教育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组织管理,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严格执行中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肃工作纪律,大力开展内容丰富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三是以规范制度管理为抓手,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遵循教育教学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㈢注重“三个建设”,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影响力。一是注重思想建设。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继续开展党员年审活动,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两个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二是注重招生工作。结合本地和学校实际,总结近年招生经验,科学制定今年招生方案,探索市直学校团队招生,逐步规范招生工作。立足本市辐射全省,扎实做好本地春秋两季招生,积极开辟市外招生渠道,确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任务。三是注重项目建设。完成运动场改造工程、3号公寓改造工程;加快新教学楼建设步伐,确保开工建设;争取启动食堂兼学术报告厅建设项目。完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奖代补”、质量提升计划等项目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内涵。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缓解学校建设资金压力。
各位代表,百战争先枪未冷,而今跃马踏新程!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以此次教代会为新的起点,携手共进、锐意进取,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开创学校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