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今年3月份以来,市教育系统大力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同步开展。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专题辅导读本等。通过学习,本人对群众路线的内涵、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及结合自身岗位实际进一步做好 新时期群众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深刻领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渊源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得到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总结。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
1、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重视做好群众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理论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就曾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首先生产满足吃喝住穿及其他一些东西需要的资料。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恰恰是劳动者。因此,劳动群众才构成全部国家生活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发展真正的最后动力。党的群众路线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
2、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位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它鲜明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真正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
3、群众路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法宝。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当党正确地制定和实行群众路线时,革命就胜利、发展;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失败。
二、深刻领会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伟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1、历史之鉴。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充分证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然垮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只有强化群众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才能忠实践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2、兴党之要。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保持和发展“最大政治优势”,防范和化解“最大危险”,是摆在每个党员、干部面前的严峻考验和重大任务。只有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才能坚持不懈地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当前,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需要应对各种风险、矛盾和挑战,包括来自内部的。对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和党群干群关系,中央总体上是肯定的。中央也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正在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并对每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作了进一步总结阐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中央之所以要抓住改进作风来推动党的建设,是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实际上是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突出表征。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改进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放在心上、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3、事业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面前,我们要乘势而上、趋利避害,必须切实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更加重视和依靠群众的力量。要增强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自觉性,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伟大事业上来。党的十八大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继续坚持群众路线,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改进作风,增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凝聚力、号召力,就是为了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激发社会活力,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发挥出来,汇聚成实现十八大目标和中国梦的强大智慧和不竭动力。
三、进一步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理想信念
党的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对领导干部来说,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既是一道绕不开的难题,更是一道需要全力做好的必答题。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越是困难时期,越是要加强群众工作,凝心聚力,才能攻克时艰、共度难关。
1、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站稳群众立场作为根本党性原则
群众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立场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让群众作主。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要以群众意愿为取向。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办的事与群众意愿南辕北辙,群众怨气很大。就是脱离群众,没有群众基础。
为群众谋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群众利益问题,把握群众诉求、回应群众期待,最大程度地实现群众利益。更加注重富民优先,既要做大集体“大盘子”,更要充实群众“钱袋子”;更加注重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各方面群众,政策制定公平地兼顾不同群体,制度执行公平地对待所有群众。
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学习的过程,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过程。向群众多学一点,离科学决策就近一步,离工作失误就远一些。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从群众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推动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2、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重要领导责任
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既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群众感情。现在,一些党员干部遇到大事、难事、棘手事,总是想方设法躲着走、绕道走,生怕“惹火烧身”;工作不敢抓、不敢管,生怕得罪人,这是要不得的。领导干部要敢于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直面矛盾,妥善处置,不要怕群众,不要怕风险。特别要重视信访工作,定期接待来访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要提升能力。能力是干事的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实践,提高本领,增强能力。要察准实情,学会和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利益诉求,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之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拢住人心,善于把握群众利益关注点、情感共鸣点、民意交织点,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要化解矛盾,学会用平等对话、协商沟通的办法,消除群众怨气、理顺群众情绪,把矛盾从源头控制、在一线解决。
要掌握方法。群众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针对性实效性。要注重公开,凡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事,都应该公开,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发扬民主,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搭建民主讨论平台,让群众说话有人听、苦难有处诉、冤屈有处申。要加强教育,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自觉遵守法律,共促社会和谐。要善用网络,学会运用网络语言,掌握网络技巧,在与群众网上互动中增进互信。
3.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基本作风标准
密切联系群众是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要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重点,突出解决干部队伍中作风不实、不正、不廉问题,做到清正、清廉、清明。在改进作风中融入群众,在务实干事中凝聚群众,在艰苦奋斗中赢得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