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
(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处 邓连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人生奋斗的圆梦之舵。为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制订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黑板报评比方案。
2014年12月25日晚上,校学生处组织工作人员对全校各班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黑板报进行了评比。最后评比获奖结果如下:
一等奖(2个):2014级学前教育1班、2014级学前教育5班;
二等奖(3个):2014高考3班、2014级学前教育3班、2014级学前教育6班;
三等奖(5个):2014工艺美术1班、2014电算化会计2班、2014级学前教育4班、2014级学前教育9班、2014高考4班。
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深入到职业技术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只有覆盖到所有教育平台,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不断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加以引导和熏陶,才能立德树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引导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学校的教育成果相辅相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的养成不可或缺。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作用,指导青少年深刻领悟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实践教育、开发实践课程、让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建设有情操有品位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把社会实践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