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班级控制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因为管理工作中五个环节——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中,控制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得不承认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及管理权限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像行政管理那样,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因此说班级管理的艺术就成为班级控制的艺术。
班级控制目标就是要保证计划如期得以实现,要进行班级控制有两个准备工作必须做。首先,要确定管理任务及管理权限。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具体、奖罚有据,把对班级管理班级职责、控制权写进班级管理目标。其次,是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哪一项怎么来控制,评价,要有明确的控制制度。班级控制要内化为一种奖惩制度,只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在班级控制中就会方便迅速,公平、公正,得心应手。
对于班级控制针对具体的事和人,它的意义是在组织系统内部发生教育感染作用。古人说:“赏一人而天下人知所从”,外在控制的是藉以他人的评价影响当事人人格名誉,从正面激励先进榜样,反面鞭策不足后进。要使失范违规者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那就要让学生增强自我控制意识经常检讨自己的言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控就是自我教育的代表形式,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道德舆论的份量时,他的行为就会变得相当自觉,而且只有这样才算是从根本上达到我们进行班级控制的目的,发挥了控制的作用,班级管理的有所为向有所不为方向发展,由自然变为必然。班级控制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控制,使他们在道德上受到教育,达到一种道德的境界,不断提高自控能力。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教育改革和创新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样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在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导是必须的。作为管理者的班主任,不论是教育要求的把握,对社会的认识,都应该比尚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要认识的全面和科学。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自社会的各个阶层,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更加崇拜成功,崇尚真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有一定的社会经验,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独立性都使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把授课的内容通过探讨的方式来实现这是达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的艺术。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信任,更体现教育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探讨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引导。
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新事物的大量涌现,特别是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大家对信息的掌握处在同一平台上,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信息的掌握上许多学生甚至超过了教师和班主任。因此,共同探讨也是一种互补。再者,探讨的过程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培养和锻炼,探讨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通过师生间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过程的共同探讨,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和教育氛围,而宽松融洽和谐的氛围更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
所谓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进行教育,目的是提高其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在改造世界中发挥自觉能动性,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就我们的实际工作而言,现阶段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包括树立远大目标、培养坚持不懈及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自信的教育; 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纪律教育;文化、科学、业务、技术教育等等。
开展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民主平等、真诚善意、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因人施教及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等原则。
进行思想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而班主任经常接触学生,对学生日常的言行举止、习惯、思想动态了解最深入,因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具针对性。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经常进行纪律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学习态度教育等,使思想教育贯穿于学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